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制造业保持长期快速增长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。2010年,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.8%,超过
美国的19.4%,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。
次贷危机以后,全世界均认识到,强大的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性保障。欧盟、美国均提出了“再工业化”战略,大力发展新
能源、信息、生物等新兴产业,力图重振制造业。
与此同时,新兴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做出战略部署,加快调整经济结构,促进产业升级。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,中国制造业将面临前有发达国
家“再工业化”的阻截,后有东盟、印度、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。
有业内人士认为,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 立式铣床 制造业大国来说,目前应当明确现代产业体系的“制造业导向”目标。而传统的制造业在如今的
发展背景下,产业升级改良势在必行。亿和精密工业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、深圳立式铣床机械行业协会会长张耀华指出,深圳作为我国重要的
制造业基地之一,必须改革创新,积累核心技术,推动技术和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,才能保持现有优势,继续快速发展。
科技创新助力制造业转型
“制造业直观地体现出了高科技的价值,任何科技的发展最终都会服务于产业。”深圳市广恒钢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纪广对记者说。
在上周闭幕的金属加工机床设备展、模具及制品展、刀具工具展、设备零部件展等七大立式铣床机械制造类展会上我们不难看出,制造业早
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“锤头加锯子”,高科技和自动化的精密机器已经成为现在制造业的主流。在金属加工机床设备展上,记者看到了世界最先
进的立式铣床机械设备和模具,砖块大小的铁锭放在金属切削机床上,几秒钟就能将其分割开来。
目前,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仍然严重,许多核心技术和设备仍然需要引进。无数实例证明,在产业价值链中,谁掌握了高
附加值部分,谁就能在获利上不断创新高。倘若长期停留在代工层面,便只会获取微薄利润。制造业要做大做强,需要培育两个核心要素:一是
要拥有核心技术,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;二是注重不可复制性的建立,包括在产品设计、开发能力上的不易被复制性,同样在
营销模式上也要有所突破。
业内人士认为,制造业转型要靠两条腿走路。第一,现代制造业要实现新要素增长,更多地参与到开发、设计和创新的生产中来。其次,发
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“绿色”、“环保”当道的年代里,节能减排设备、清洁能源设备等产业发展潜力都相当可观。
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
在刚刚结束的亚洲博鳌论坛上,不少嘉宾谈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问题。德勤全球副首席执行官BrianDerksen认为,中国的低成本优势
正在消失,想要保持制造业的发展势头,中国应该不断地升级,更多地参与到设计、包装以及市场的过程当中,现在中国需要更多地关注人才竞
争。
制造业人才缺乏已经是一个老问题。随着房价高涨,生活成本提升,深圳不少制造业企业面临着“招工难,留人难”的问题。深圳市捷甬达
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勇坦言招工难的问题确实存在:“前几年我们在学校招聘,可能十个学生最后能够留下八个,但是现在十个人也就能留下
两三个,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浪费,所以现在企业宁愿花多一点的钱请熟练工,也不太愿意在学校大批地签约应届生。但现在熟练工也在不
断地流失。”
面对这样的问题,企业也在努力探索自己的“人才经”。深圳市兴富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洪富告诉记者,他们的企业提出了“打造蓝领
”的概念,实行了一套从培训到招聘的完整的技术人才培训体系。彭洪富介绍,企业对参加培训的学生实行一对一的教学,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